又到一年暑假,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假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及企事业机关内的闲置体育运动设施能否在假期里开放?让青少年们有场地跑跑步、踢踢球,健康快乐地度过假期?中国青年网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当前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偏低,公共体育设施相对缺乏,企事业单位内的体育运动资源节假日闲置严重,可供青少年暑期免费使用的体育设施寥寥无几。
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比例太低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大幅下滑,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与不断下降的青少年体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体育设施是否充裕,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增加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情况下,校园及企事业机关内的闲置体育运动设施能否在假期及节假日对青少年们开放呢?
中国青年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呈现参差不齐、分布不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东城区以及一些有体育运动传统的学校开放程度较好,大部分中小学校都不对外开放。
据了解,目前东城区已有几十所学校的室外体育场地实现了对社区居民的免费开放。但居民每次进校参加体育锻炼都需提前申请,凭借居委会发放的入场卷入内。
以足球为例,北京十八里店中学的收费标准为“五人制:350元/两小时;九人制:700元/两小时;十一人制:1000元/两小时。”采访中,一位姓周的家长告诉记者:“我家孩子很喜欢踢球,但是正规的场地都太贵了,孩子只能跟同学们相约在小区空地里比划比划,水泥地我还怕他们摔着磕着不安全,一般都不让他们玩。”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等学校较集中的区域,中国青年网记者几乎没有找到一所对外开放体育运动设施的中小学校,大多数学校甚至想进校门都很难。“学校暑期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负责看门,保卫学校安全,有问题请你们找校长吧。”海淀区某中学保安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居住在朝阳区四惠的潘先生全家都是篮球运动爱好者,小区旁边的日坛中学四惠分校就有一片很大的篮球场地,可是他带着儿子却每次都要到国贸的商业篮球场地才能打场篮球。“学校里面有8个篮球架,场地很富裕,但是一到周末就校门紧锁,暑期更是空无一人。没办法,只能去离家最近的国贸SOHO露天场地打球,40块钱一张票。”潘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各地高校的操场大多数对外开放,但是室内体育设施普遍都收费开放,且场地难订。高校室内体育场馆大多有偿开放,难订场地
中小学之外的运动场地情况又如何呢?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打场篮球,踢个足球可谓是奢侈消费。据了解,在商业性球场,包一个篮球场或足球场一个小时的费用少则二百起,多则千八百。面对高额的运动成本,大多数市民选择了去相对便宜的高校体育馆锻炼身体。中国青年网记者实地调查后获悉,北京市各高校的室外篮球运动场地大部分是免费开放的,但各高校场地差别很大,北理工、北邮、北航等理工科院校场地较多,北外、北师大等文科学校场地偏少。
中国青年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市高校运动场地到周、六日一般都人满为患,羽毛球、篮球等热门运动的场地更需提前预定。
“提前一个星期、一早就打电话还是订不到场地的情况很正常,连学生的需求都无法完全满足,对外就更不用说了。”北京大学一位爱好体育的学生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北大邱德拔体育馆内的篮球场地非教学时间对外开放,500元/小时,在同等设施条件下,价位和其他商业场馆相比已算很优惠了。
校方:假期开放体育设施存在多重难处
在北京市教委《关于做好2013年暑假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尽可能向学生开放。市、区县少年宫以及青少年科技馆、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但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学校还是选择“封校”这一方式度过假期。
“体育设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外开放,每年我们都鼓励学校这么做,但是每个学校具体情况不一样,不可能‘一刀切’。”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北京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时得到这样的答复。“说句实话,北京的中小学校校园面积普遍不大,能开放的资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呼吁校园体育设施开放,还不如呼吁商业化的公共体育设施在暑期向周边的中小学生实行优惠。既方便可行,还能让孩子得到专业的指导,保障人身安全。”这位工作人员说。
北师大二附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他表示,自己所在校的学生暑期都会去参加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学校暑期基本都处于封闭状态。“一来,孩子们假期在学校从事体育运动,万一出现安全问题谁来承担。二来,如果开放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用支出无法解决。所以北师大二附中暑期学校不会组织安排学生在假期来校开展体育运动。本校学生如果想来打球,也只能以个人名义来进校活动。”最后,这位老师还补充了一句,“像师大二附中这样好学校的学生,假期基本上大部分时间也花在学习和各种课外辅导班上了,能够去锻炼身体的学生大部分也都去了商业体育运动场所。”
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位中小学生的回答也应证了这位老师的说法。对于暑假的安排,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无出意外:上各种补习班、在家看书、上网、出去旅游,仅有一位初二年级的女生表示会跟母亲去家附近的健身房游泳。
专家:开放公共体育设施需多部门协同解决
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还发现,在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内,游泳馆、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台一应俱全。拥有乒乓球台、跑步机,简单健身器械的单位更多。记者以普通居民的身份询问能否进入这些内部的体育运动设施进行锻炼时,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些设施只对内部员工开放。
“公共体育设施假期对青少年优惠开放,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关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上一届也曾递交过公共体育设施以合理的外包形式对外开放的提案。但经过这么些年,改观依然不大,‘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体育锻炼、需要更多的场地设施’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问题很复杂,需要教育部(微博)、国家体育总局甚至地税局等许多部门协同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导胡扬教授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
胡扬举了一个例子,学校的场馆开放涉及到管理的问题,一是谁来管,二是如何管。最新核心的问题在于政策不配套:“学校作为非盈利性的公共设施没有对外收取费用的资格,如果按照市场化收费,收费标准就要按照商业场所来收费,税收是很高的。按理说学校的场地对外开放应该还是公益性质的,是件好事情,但是没有一个政策来配套,太难推动。”胡扬对记者表示,这一问题困难重重,“如果容易解决,早就解决了。当然,我们还是会继续关注,《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正在修改,希望这个问题能有进一步的改进。”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